关于对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001303027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云南省公安厅 | 访问量:73467 | 更新时间:2020/12/16 16:21:40

关于对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0013030275号建议的答复


李琪、杨云萍、杨明国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请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校园套路贷犯罪行为以保护校园安全的建议》(第100013030275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校园套路贷”黑恶犯罪基本情况

近年来,“校园套路贷”犯罪在全国各地高校频频发生,严重扰乱了高校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严重侵害了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不法分子以手续简单、无抵押担保、利率低等诱使或者迫使学生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或采用暴力、威胁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受害人财物,给学生和家庭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打击。2018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校园套路贷”恶势力集团1个,涉刑事案件106起,受害大学生达700余人,团伙成员中在读大学生、辍学大学生共14人。

二、工作措施

为有效防范和控制“套路贷”的发生,2019年9月3日,公安部扫黑办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犯罪工作推进会,部署开展打击“套路贷”犯罪工作;2019年11月,公安部下发了打击整治“套路贷”犯罪的通知。根据公安部的总体部署,省公安厅结合全局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采取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套路贷”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以打开路”,持续加大校园内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以强大的打击态势不断挤压“校园套路贷”生存空间,有效震慑犯罪。二是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对校园周边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进行研判,深入梳理和分析校园周边突出的涉校违法犯罪规律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打击整治措施,净化校园治安环境。三是配合教育部门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增强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护校园安定和谐。

三、工作成效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特别是“套路贷”专项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校园套路贷”犯罪高发、多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在省教工委、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省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2018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打掉“套路贷”团伙104个,其中涉黑组织2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9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1个,一般团伙22个,逮捕犯罪嫌疑人791人,破获刑事案件1132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达9.21亿元。如2018年2月,成功打掉以邓伟、徐进、白剑、向伟等人为首的“校园套路贷”犯罪的恶势力集团,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逮捕42人,起诉37人、公诉25人,查获冻结财产75万元。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未发现“校园套路贷”黑恶犯罪案件,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情况逐步好转,基本实现了“遏增量、减存量、打非法”的目标,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形势持续向好。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继续开展“套路贷”专项整治,保持对“校园套路贷”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由经侦、治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校园周边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进行研判,深入梳理和分析校园周边涉校违法犯罪规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打击整治措施,净化校园治安环境。二是加强教育引导,有效防范。配合教育、金融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防范校园不良网贷和“校园套路贷”宣讲教育,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学生对“校园套路贷”的甄别能力,从源头上防范“校园套路贷”案件的发生。三是建议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委网信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通信管理局、团省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依照2016年《中国银监会 中央网信办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2017年《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网贷公司、网站、平台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借贷业务的准入、监管及责任追究机制;定期开展校园不良网贷的检查、抽查,及时纠正违规放贷行为;依法严查违规放贷的公司、网站、平台,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套路贷”“校园套路贷”等黑恶犯罪滋生土壤,保护学生避免遭受不法侵害。

感谢您们对省公安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心、关注公安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云南省公安厅

2020年7月30日